打开《国家职业资格目录》,国内真正跟我们设置门槛,要求必须持证才允许上岗的领域。比如教师资格证、药师、医师、安全工程师、建造师、监理工程师等等准入类的证书,满共才45项。
如果一上来就先以证书来规划职业,就会把自己限定在很小的范围里面去,选择和视野就会很局限。来回就这几十个,再抛开报考条件门槛,能选的少之又少。
但除了这些准入类之外,社会工种和职业成千上万,绝大多数并没有那么硬性规定的持证刚需。有证书可能加分,没有证书其实也不影响大局,没想象中那么重要。
而且,过分关注或者放大证书的作用,了解到再多证书的政策、报考、通过率。而不关注真正做这个的工作还需要的专业性、经验、就业环境、薪资待遇、工作强度等等。
就算如愿以偿考下来一本“含金量”高的证书,岩土环评文保专代注会…你会发现证书拿到手上了,但有可能依然解决不了工作问题。
证书可以对工作加分,但不是唯一,也不是决定性的作用,还要我们的学历,经验,人脉等等。不少行业和工作,没有证书依然可以做得很好。
所以不用过于看重证书的作用,前期不知道方向可以参考,但如果用证书定职业发展方向,就有点本末倒置了。
真的对某一证书有规划,找找行业内做的人,了解一下真实的就业情况再回来做决定。有清晰的思路,就不会对满天飞的证书趋之若鹜,这样做的决定才更有参考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