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我们来聊聊一建考试时间变动的事儿。


51e104820f08ef9e4dc571547233b45a.jpg


一般来说一建都是在九月的第三周,在刚刚发布的考试日历里,破天荒地将考试时间推后到了11月19日和20日。


82b7eb757250c2f5ff5a2757b3d1dcbd.jpg


更让大家搓手不及的是,一级造价工程师的考试时间也从原本的10月底推后至11月的12日和13日。时间仅差一周,让许多同时想要备考两门的伙伴不知道如何取舍。


最近两年,关于建工类的重磅改革目不暇接,周五晚上特地开了直播,但或许好多伙伴没赶得上看,我把观点和大家提的比较多的问题汇总在文章里,大家看这篇文章就好。






为什么延后一建考试?


从消息出来之后,我就通过各个方向的朋友打听原因。


有人说是考虑疫情,我觉得不太可能。从过去两年的经验来看,四季度天气转冷,疫情显然比三季度更严重。而且未来随着我们与疫情持久作战,对疫情的防控只会越来越松。


也有一种说法,是夏季正当建工项目最忙的时间,考生的备考会受到影响。我觉得有这种可能性,但一建考了十几年都是如此(特别是之前的工程量更多),不太可能突然因此改动。


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来看,当其它因素没变的情况下,我认为今年一建考试时间延后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二十大让路。特别是去年底提出超前基建的规划后,基建是未来1、2年的重要政治任务,一建的从业人员中考生人数众多,人社部希望大家将核心关注力放在配合项目上。


格局打开,懂哈?






今年延后考试时间,会产生什么影响?


对考生来说,其实就是备考时间增长了。可能对于拖延症来说会纠结是否要玩两个月,但我综合下来觉得今年的建工工作量会增加,而且难度会提高(报考资质放低,这个我们稍后讲),还是要提前备考。


对于一些考造价的伙伴来说,考试延后并不能成为弃考的原因。原来9月一建、10月一造,现在11月考两门,备考时间是一样的,但现在对考生自主规划时间的要求提高了更多,考验自控力的时候到了。


重要的一点提示:我们没办法判断考试日期延后是22年的特例还是之后一直如此。我相信人社部也知道一建和一造考生大量重合,考生们对考期变更的不适应也会传达,所以我们还是要【按照2年的周期去筹备】!


一定要打好提前量,要把2022年和2023年两年的考试综合起来考虑,如果2022年11月考完试之后感觉没过,那就赶紧进入下一年的备考状态。


试想一下,假如2022年延期只是个特例,2023年继续恢复为9月份考试,你若还在等着2023年3月份成绩出来后再去做准备的话,备考9月份考试的进度就会非常紧张,甚至完全来不及。


图片



为什么要降低报考条件?


去年12月底,人社部公布了《关于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调整方案公示》,造价师、一级建造师、监理工程师等14项准入类资格考试报名年限都进行了调整。


图片

9a4c76b250bc43f0d0d19b44fbc65b65.jpg

在其中,①一建报考条件原有的固定工作年限取消,相关岗位的工作年限保留,参加考试的时间更早了;②学历要求中,将学科类目调整到大类(比如原本要求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,现在工学、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即可),学历要求放低。


图片d90ee069a7bb24c6c36c435da88462ae.jpg


我认为,一方面这些举措会鼓励更多的考生报考,给了许多年限不够、一直从事相关工作的考生机会,因此考试竞争一定会更加激烈。


另外,极有可能在考试中通过题目与现场实践的贴合,进一步保证有能力、真正做施工的考生能够通过考试,换句话说以后的真题应该会越来越活、越来越难。


如果站得更高一些,国家是希望在大基建的背景下,让更多真正掌握实操能力的人快速拥有资质,人社部做出此举也是为了落地这个大方向。从这个角度看,一级建造师的含金量反而提高了。


前天,人民日报发了一篇评论:《证书并非摇钱树,本事才是硬通货》。文章主要针对挂证的现象提出批评,提到“越有含金量的考试,越是百里挑一,不存在不努力就能包过一说。”


文章透露,一级消防工程师通过率仅为3%,一级建造师整体通过率不足10%。


资格证是给真才实学者的标识,而非投机取巧者的通行证。归根结底,资格证并非摇钱树,只有真本事才是硬通货,唯有勤恳奋斗,才能敲开通往理想生活的大门”。


让勤勤恳恳有本事的人挣到钱,打击灰色地带和不合理收入,这不就和共同富裕的初衷对上了吗?






资格改革有什么影响?


资格改革、告知承诺也是近两年建工领域的关键词,从项目的资质评审到报考的资格后审,减少行政干预成为一种态势,也证明了国家行政放权的一种方向。


其实建工领域的资质放权相对来说还算晚的,像税收系统针对中小企业的核定征收,本质上也是行政退出的一种机制。


但很多事情的发展就是这样,一抓就死,一放就乱。我们也能看到,核定征收让很多明星工作室、网红主播钻了空子,国家这两年也在整治行政退出的各种乱象。


资质改革并非完全不管,可能企业在拿项目之前不再直接审查证书,但在上岗时会管得越来越严,特别会严查人证合一和项目经验,严格管理挂证行为。


总而言之,一套组合拳下来,行业内报考人数会逐渐增多,非从业者会慢慢退出,未来几年的通过率不变的话,通过的难度会增加。


今年的考试尤其如此,既积聚了去年停考的几个考试大省(按照以往报考数量约有40万),又增加了刚放开门槛的那波考生,所以压力会很大。


面对要考试的三类人群,我认为都有必要认清形势,认真地考虑是否参考:


对于非从业及不会进入建工业的人来说:我建议算了,以后挂证会越查越严,企业找人挂证的风险提高,利好减少,所以证书市场行情应该会越来越暗淡。


对于刚需人群,考证就是为了拿到项目管理的资格,那无论怎么改都和你没有关系,快开始备考。


对于建工领域的从业者来说,尽量参与考试吧。证书的缺口依然在,且随着管理趋严,证书的含金量也会提升。如果企业内部对此也有加薪制度、晋升制度,那更要搏一搏了。


最后跟大家说一些心里话: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,市场等待有本事的人。没有免费的午餐,也没有躺赢的捷径,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地拥抱变化,踏实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