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天教育菁英学员报道
学员:李建立
年龄:29岁
岗位:技术经理
服务分校:济南一分校
报考科目:二级建造师全科
考试成绩:2021年一次通过
考证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这是一个现实的目标,也是积攒继续前进的底气。“现在这个时代竞争太厉害了,包括我自己,曾经我也是什么都想做,但最后才发现,自己能把握的就是学习、用功,然后拿一本证书。”今天的主人公如是说。
他叫李建立,今年29岁,很年轻。他把自己人生的前二十多年简单归纳为“循序渐进”:读书、毕业、然后工作,类似的轨迹发生在几乎所有年轻人身上,他也不例外。
毕业后,李建立来到一家建筑公司的工地项目部,如今担任技术经理一职。安装设备、检查问题、复盘总结,李建立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伙子,到逐渐扛起岗位重担,“仿佛一眨眼的功夫,我就到30岁了”,他感慨。他经常提到年龄,他说自己到了而立之年,但生活还是处于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。“其实我有点怕,觉得30岁就像是顶上的天花板,人生的一段分水岭,我希望三十岁后能拥有更理想的人生。”
天花板、分水岭,这是李建立口中对于“瓶颈”的意象。谈及考二建的原因——为了未来,只能拼尽全力冲击头顶上的桎梏,他想要架起一座梯子,或者一座桥,一本二建证书就是目前能够到的最现实的目标,能帮他跨入职业生涯新阶段。
“在这一行,不要认为有什么事情是冲你个人的,比如不给你升职加钱,觉得歧视你什么的,你要么就有证书,要么就没有。”
(学天学员李建立)
磨 砺
“就感觉吧,开始学习之后,自己有了一种目标感,就像自己刚工作那时候,没日没夜卖力干,一个月赚三四千。”李建立回忆,那会儿虽辛苦,但有盼头。
虽然才29岁,但能感觉到李建立有一种超越这个年龄的成熟,他越来越频繁地回忆过去,也思考关于未来的事。他说考二建本身是一件没什么了不起的事,无非就是要习惯于独自学习的孤独。
平淡枯燥的日子,望不到头的学习计划,刚开始学习的一个月,焦躁和挫折感齐齐将他淹没。眼见慢慢落下课程进度,他常常会陷入痛苦与烦闷之中,只能对自己心理暗示“还有时间”,疏解心中郁结。
时间一久,李建立发现自己唯一能把握住的,就是眼前的笔记本、手上的笔,以及一旁电脑上在播放的学天直播课。“还得靠自己,不管怎么说,万事开头难,刚开始学习确实静不下来,我需要克服自己的惰性,除此之外也别无选择。”
他谈到备考最重要的两个元素:“态度”和“工具”,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。“我一开始就报班了学天教育,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效果。学天的教辅资料、视频课,都是很好的工具,但这些最终有没有效果,都是建立在学习者自己的态度之上的。”
他形容,学习就像对房子的改造:“态度”是房屋的地基,代表着自己的“要性”有多强,然后再通过外界工具的帮助,找到最可行、合适的方法来改造建造。“我的态度就是必须一年过二建,在其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,就是建立起今后成功的砖瓦。”
“我在学习的时候不会刻意把手机静音的,很多同学都说被抖音游戏占用了太多时间,但其实不是这些软件的错,而是学习生活本身的单调和枯燥,蚕食了人的意志,根本还是你学习的意志不够坚定,你要战胜惰性。”
“那你在备考过程中,有没有遭到过别人的什么质疑呢?比如觉得你考不过的。”
“这个倒没有,毕竟二建不是非常难的考试”,他快速回答:“就算有,我也不会在乎,何必过分在乎别人说什么呢?如果把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外界的反馈里,那你注定什么都成就不了。”
李建立说自己学习中最大的焦虑,主要是和自己的预期总是差一层。“分数没有上去,就最焦虑。”如果这次模考的分数跟上一次差别不大,他会在分数后面标注“你还差远了”给自己看。
“比如《实务》的案例分析课,因为我本身就是做工地的,机电安装这块涉及的也比较多,开始觉得案例应该就是自己工地上遇到的事情,怎么解决怎么处理我都知道,应该不是很难。但是真的去听了案例的课程,才发现自己的观点确实有点浅薄了,学天老师讲得十分透彻,很多都是我没有经历过的。我在《实务》考试的前一天晚上还二倍速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案例分析课,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,受益匪浅。”
专注于学习的时光,就在这样静水流深般地流逝而去。早上6点半,当清晨阳光照在窗口,李建立已经在书桌上学了近一个小时了,那一支支写完的水笔和一沓沓学习笔记陪伴了他许多日夜。
半年来,李建立逐渐发现自己有一些概念似乎被重新塑造了。
“以前觉得时间一天天一年年过得挺快的,但这学习的半年,时间像是比之前长了很多。”
“以前对数字没有概念,现在我是靠着‘差一分可能就过不了’的心态去学,能提一分是一分。”
流逝的时间里,李建立有过焦灼,看不懂知识点的挫折和模考不及格的烦躁,就像掉进鞋里的沙子,常常膈应自己。
但写过的笔记里,也有必过的决心,他常常自我激励——“你现在过得很辛苦,不代表你以后也会这么辛苦,你以后一定会有很好的未来,不能做逃兵。”
就这样,李建立用自己的坚持和付出,将那些苦难的砂砾不断磨砺,最终闪烁出晶亮光芒。
“都是过程”
“《法规》66分、《管理》88.5分、《实务》64分,分数不高,所以你们找我来分享我也很惭愧。”李建立话语中带着些许微妙,但诚恳真实。“考二建其实是我做过的比较临时的决定之一,但现在看来,对于当初身在各种迷茫中的我,有个还算满意的结局。
他不是很喜欢谈论成绩,成绩属于过去,而且未来要面临的问题,比单纯的几个数字复杂多了。他为自己设置了新目标,想继续考一建,但隐隐有些不自信,他也明白,考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事情,得有旷日持久的耐心。
李建立平时也爱看那种爽文小说,他打比方,写小说注重“起承转合”,“以前很羡慕那些爽文里的主人公,因为那些人都拥有一件一定要完成的使命,而以前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,金钱?还是工作?现在我知道了。如果我是主角,目前可以说是经历了起和承,还没完全转,当然最后的合最关键,我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换来一个好的结局。”
“记得当时我情绪最失落的时候,我的课程顾问方老师告诉我,‘时间虽然真的不多了,但无论成还是不成,你得拼一下啊。’”
这句话并没有让李建立焦虑,反倒令他释然了,既然是必经的历程,那么,来吧!他开始有所取舍地进行学习,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也更加频繁,向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员请教,科学的学习规划让他没有走太久的弯路,明显上了正轨,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。
半年来养成的习惯和思维模式,在他心底内化成了自觉,像是打桩一样,不知不觉深入脑中。在工作中,他更会去有意识地思考各种技术背后的原理,虽然很多时候会囿于知识的不足,但他觉得有一颗上进的种子已经埋在了身体里,为自己积蓄能量。“我现在常常会想一个问题,我为什么要干这个事,价值在哪里?这可能是除了一本二建证书外我自己最大的收获吧。”
有了好的开始,生活与工作都顺其自然,如今的李建立多了一些从容。他懂得了心有坚持才必有所得,保持一个目标感,人生才不会再次陷入迷茫。
“我的故事实在普通,一本小小的二建证书,实在不值得报道”,他谦虚地笑笑。
和李建立聊了半天,好像确实没聊出什么大道理,只是谈了一些人,一些小事。但仔细想想,这些恰恰构成了一个普通人的故事。一个普通的青年,因为机缘和自身的努力,开始学习,获得的证书给了他信心,学习习惯成为能力成长的重心,以后他可能会有小成就,也可能会有数不清的失败,但不管怎样,他会告诉你:“未来很长的,如果只看现在,没有意义。”
“可能有一个时刻,我真的在而立之年,升职加薪走上了人生巅峰,那到时候我再主动联系你分享哈哈。”
笃志前行,虽远必达。是的,他就一直看着未来,等这个时刻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