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部分建筑人都有过考证的经历,针对工程类考试,有些考生简单的认为只要满足条件报名就好了。


其实不然,考试对于精力的消耗还是很大的,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做呢?什么情况下我们才是用得正确学习方法?什么方法又能快速提升我们的成绩?


太多太多的问题,不如让我们一起先看下这个考生的经验分享。



01

大多数新报名的建筑人都会经历鸡血期,我也一样。刚报完一建的时候,满腔热血。


从参与论坛讨论、日常刷题再到直播交流,几乎都有所参与。的确是学到了知识。 那时候的我,疯狂的地刷题,感觉世界都是我的。


02

之后,鸡血期结束了,我渐渐松了一口气,但老师的授课却变得越发深入。 我开始吊儿郎当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甚至假借学习,偷得半日闲,自以为考试不在话下。


日子好像可以就这么云淡风轻地过下去... 于是周杰伦告诉我:下坡的路,不费工夫,已经有人帮你铺路。


我就是这样,随着难度不断增加,答题愈发困难,准确率也开始下滑了,于是乎只得放下包袱从头再来。


03

努力过后意味着习惯,也意味着瓶颈。但很快,我就遇到了改变观念的第一个转折,这也是突破自我的开始。


偶然间参加了一次考友讨论活动:问题是下阶段大家都准备学什么?有没有想法?


一位考友说出了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:其实考试设计的主要目标还是在检验和融会贯通上,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搞清楚每道题的设计初衷,学会为什么题目这么出,才能让效果事半功倍。


所以,学习其实是从知道到理解到掌握的一整套流程,而在这里面,暂时的追求答题率其实是要弱化的,核心在学会,而不是答对。


04

他说的没错, 考试的关键不是在这条路上走多快,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,找到一条最踏实的路,然后持续走下去。


感觉那一刻,仿佛看到了新的世界。


05

回到家后,我开始审视自己,从学习方法到知识结构,分析了一遍。 于是之后的学习中,我都以摸透出题人的思路为学习宗旨,以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历年考题结合对比,很快我的实务答题能力就提升了一大截。


这样又过了几个月,我终于过了一建考试,我的想法也有了结论。


这个结论就是:其实考试最重要的是要融会贯通,能学以致用,那些数字只是结果,但不该是目标。


06

后面我又尝试报考一建增项,因公司没有市政或机电相关的业务,所以对优选哪项一直比较困惑。 


既然考试是一个迎合出题人心理预期的过程,这也意味着在现在这样的考试模式下,选择应该是:实用优选,拓展自愿,这样做对职业发展最有利的。


一个月后,多方考虑下我报考了一建的市政增项。


07

我至今仍可以把当年学到的东西应用起来,职业生涯也受益匪浅。最重要的是,我开始在意逻辑,在意思维模式。


后来的我,在报考造价工程师的时候,预习过程也变得更加顺风顺水。


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那些陷入学习困境的同学一点点启发:每个人都能做好,但首先你要知晓目的,学会方法,然后就是刻意得去做。